中融信托產品違約,對市場影響幾何?
要點:
(資料圖片)
事件概述:中融信托產品違約引發關注,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緊急辟謠。8月至今,3家上市公司披露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風險提示,其中產品受托方均涉及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其中,咸亨國際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共3只,涉及金額6300萬元,金博股份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共2只,涉及金額6000萬元,南都物業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共1只,涉及金額3000萬元。中融信托旗下產品出現兌付風險,部分投資者擔心其他信托或存在類似風險,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發布公告進行緊急辟謠。
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生物醫藥、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為主,多數為小市值公司。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一級行業):生物醫藥、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為主。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一級行業分類下,生物醫藥公司合計8家,機械設備公司合計5家,汽車公司合計5家。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市值分布:小市值公司為主。據Wind統計,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截至2023年8月11日,市值1000億以上公司共1家,市值500-1000億公司共3家,市值200-500億公司共5家,市值100-200億公司共4家,市值50-100億公司共16家,50億以下公司共31家。
信托公司重倉上市公司:非銀金融、銀行和基礎化工行業為主,同樣多數為小市值公司。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行業分布(一級行業):非銀金融、銀行和基礎化工行業為主。據Wind統計,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中,一級行業分類下,非銀金融公司合計9家,銀行公司合計6家,基礎化工公司合計4家,房地產公司合計3家,醫藥生物公司合計3家。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市值分布:小市值公司為主。據Wind統計,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中,截至2023年8月11日,市值1000億以上公司共1家,市值500-1000億公司共3家,市值200-500億公司共9家,市值100-200億公司共8家,市值50-100億公司共11家,50億以下公司共8家。
中融部分產品違約,不代表信托行業整體風險較大:流言涉及的多家信托公司均發布公告澄清并不存在兌付問題。中融信托在整體信托業中資產規模排行第9,綜合排名11。在近幾年金融強監管、防風險的大背景下,中融部分產品違約,并不代表信托行業整體風險較大,乃至將引發金融行業系統風險。
信托業一季度情況良好:2023年一季度,信托公司經營收入、利潤總額與人均利潤在2022年的低基數的基礎上迎來了顯著增長,行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279.81億元,基本回到2021年前的水平,同比上升74.65億元,增幅36.39%資金信托規模為15.27萬億元,同比上升3.52%,環比上升1.61%,2022年四季度以來兩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信托資金運用結構優化,資金投向結構有升有降。
中融違約對A股市場實質影響較小:中融信托違約對于A股影響更偏情緒擾動,實質影響較小,對于非銀金融、銀行及少數涉及公司或有短期沖擊。此前四川信托違約前后,滬深300指數在事件的整個2020年6月間走勢平穩,股指均無異常波動。非銀金融與銀行指數雖然在6月中旬緩慢下行,但在7月份轉強走高,其影響短期且較小,股指很快恢復正常。
1. 事件概述:中融信托產品違約引發市場擔憂,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緊急辟謠?
8月至今,3家上市公司披露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風險提示,其中產品受托方均涉及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其中,咸亨國際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共3只,涉及金額6300萬元,金博股份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共2只,涉及金額6000萬元,南都物業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共1只,涉及金額3000萬元。
對公司的影響方面,涉及的上市公司公告中均表示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咸亨國際在公告中表示,結合上述信托產品贖回情況,對信托產品本金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測算,預計信托產品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對公司財務業績帶來不利影響,但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現金周轉,具體金額以會計師年度審計結果為準。
金博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截止2023年3月31日,公司總資產70.0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12.70%,公司對本次到期的“隆晟1號”和“澤睿1號”產品投資本金總額為6,000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期末總資產比例約為0.86%,占公司最近一期期末凈資產比例約為0.98%,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現金周轉。
南都物業在公告中表示,匯聚金1號為中融信托主動管理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除該信托計劃外,公司未持有其它中融信托發行產品。目前公司經營正常,財務狀況穩定,該事項不影響公司持續運營及日常經營資金需求。公司將密切關注該信托計劃的相關進展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中融信托旗下產品出現兌付風險,部分投資者擔心其他信托或存在類似風險,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發布公告進行緊急辟謠。
光大信托表示,就近日網絡流傳的關于光大信托產品兌付的不實言論,光大信托作出嚴正申明:公司管理的信托產品運營正常,均按照信托合同約定進行管理和信托利益分配,對于不實言論和傳言公司將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五礦信托表示,近日,公司監測到“五礦信托產品停兌”的相關不實言論,公司對此高度重視,已就不實言論采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五礦信托稱,公司一直秉承投資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合規開展經營活動,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從未發行資金池類產品,各項工作正常有序推進,經營保持穩健。
根據用益信托網整理排名,中融信托總資產排名在信托公司中排名第9,總資產約為242.71億;綜合排名為11,尚未進入前10名。在近幾年金融強監管、防風險的大背景下,中融部分產品違約,并不代表信托行業整體風險較大,乃至將引發金融行業系統風險。
2. 涉及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及信托公司重倉上市公司特征?
2.1.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生物醫藥、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為主,多數為小市值公司
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一級行業):生物醫藥、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為主。據Wind統計,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一級行業分類下,生物醫藥公司合計8家,機械設備公司合計5家,汽車公司合計5家,電力設備公司合計4家,基礎化工公司合計4家,計算機公司合計4家。
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二級行業):汽車零部件和化學制藥行業為主。據Wind統計,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二級行業分類下,汽車零部件公司合計5家,化學制藥公司合計3家,IT服務Ⅱ公司合計2家,白酒Ⅱ公司合計2家,出版公司合計2家,電網設備公司合計2家,動物保健Ⅱ公司合計2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合計2家,服裝家紡公司合計2家,化學制品公司合計2家,環境治理公司合計2家,家居用品公司合計2家,塑料公司合計2家,通用設備公司合計2家,醫療器械公司合計2家,中藥Ⅱ公司合計2家。
購買中融信托產品上市公司市值分布:小市值公司為主。據Wind統計,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截至2023年8月11日,市值1000億以上公司共1家,市值500-1000億公司共3家,市值200-500億公司共5家,市值100-200億公司共4家,市值50-100億公司共16家,50億以下公司共31家。
2.2.信托公司重倉上市公司:非銀金融、銀行和基礎化工行業為主,同樣多數為小市值公司
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行業分布(一級行業):非銀金融、銀行和基礎化工行業為主。據Wind統計,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中,一級行業分類下,非銀金融公司合計9家,銀行公司合計6家,基礎化工公司合計4家,房地產公司合計3家,醫藥生物公司合計3家。
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二級行業):證券Ⅱ、城商行Ⅱ和房地產開發行業為主。據Wind統計,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中,二級行業分類下,證券Ⅱ公司合計8家,城商行Ⅱ公司合計5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合計3家,電池公司合計2家,光學光電子公司合計2家,化學制品公司合計2家,化學制藥公司合計2家,汽車零部件公司合計2家。
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市值分布:小市值公司為主。據Wind統計,已信托公司重倉持有上市公司中,截至2023年8月11日,市值1000億以上公司共1家,市值500-1000億公司共3家,市值200-500億公司共9家,市值100-200億公司共8家,市值50-100億公司共11家,50億以下公司共8家。
3.信托業一季度運行良好
在中植系、中融信托違約后,不少投資者擔心整體信托業存在較大風險。但伴隨著23年上半年經濟復蘇、資本市場利好不斷,整體信托業發展在23Q1給出較好的成績。
2023年一季度,信托公司經營收入、利潤總額與人均利潤在2022年的低基數的基礎上迎來了顯著增長。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行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279.81億元,基本回到2021年前的水平,同比上升74.65億元,增幅36.39%;實現利潤總額217.01億元,同比上升93.16億元,增幅75.23%;人均利潤80.17萬元,同比上升37.45萬元,增幅87.67%。
在看到一季度經營數據良好開局的同時,也要看到一季度經營數據的改善主要受益于固有資金的投資收益貢獻,信托業務收入反之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行業實現信托業務收入128.23億元,同比下降33.10%,占比為45.83%,較去年同期低47.61個百分點;實現利息收入10.80億元,同比下降21.45%,占比為6.46%,下降2.04個百分點;一季度資本市場回暖,股市和債市均上漲反彈,行業實現投資收益112.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59.38%,占比為40.25%,上升22.50個百分點。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資金信托規模為15.27萬億元,同比上升3.52%,環比上升1.61%,2022年四季度以來兩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信托資金運用結構優化,資金投向結構有升有降。
投向證券市場、金融機構的規模和占比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一是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為4.5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萬億元,增幅29.06%,環比增長4.88%,占比提高到29.92%,信托資金配置向標準化資產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凸顯;二是投向金融機構的資金信托規模為2.13萬億元,同比增長0.25萬億元,占比上升至13.93%。
傳統信托業務受到較大挑戰,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房地產領域的規模和占比進一步下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一是投向工商企業的資金信托規模為3.90萬億元,同比下降0.09萬億元,占比下降至25.52%,同比下降1.50個百分點;二是投向基礎產業的資金信托規模為1.56萬億元,同比下降0.08萬億元,降幅5.03%,占比下降至10.23%;三是投向房地產的資金信托規模為1.13萬億元,同比下降0.44萬億元,降幅28.21%,占比下降至7.38%。
資金運用結構逐步優化,資金信托運用方式以投資為主,貸款規模和占比持續下降。受證券市場信托規模持續增長的影響,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資金信托中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的規模為8.52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95萬億元,增幅52.94%,環比增長24.56%,占比為55.75%,同比上升18.02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0.28個百分點;而資金信托中的貸款規模為3.41萬億元,同比下降0.40萬億元,降幅10.46%,環比下降1.96%,占比為22.33%,同比下降3.4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81個百分點,延續了近三年來的下降態勢。
4.中融信托違約對A股市場實質影響較小
結合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中融信托一家公司在信托業占比不大,并且在近幾年金融強監管、防風險的大背景下,其他公司情況較為穩定,中融信托違約對于A股影響更偏情緒擾動,實質影響較小。并且信托公司持股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證券、銀行為首的金融公司,其他行業持股較為分散且數量較少,對于非銀金融、銀行及少數涉及公司或有短期沖擊。
參考歷史,中融信托違約對于A股整體大概率影響較小,對非銀金融和銀行指數可能短期有一定擾動。我們以2020年6月違約的四川信托事件為例,其對于A股市場影響有一定參考意義。滬深300指數在四川信托違約后的整個6月間走勢平穩,并且消息傳出的2020年6月11日與6月24日投資人溝通會前后,股指均無異常波動。非銀金融與銀行指數雖然在6月中旬緩慢下行,但在7月份轉強走高,即使6月份兩股指下行受到四川信托的影響,其影響也是短期且很小的,股指很快恢復正常。
本文作者:德邦證券吳開達(資格編號:S0120521010001)、肖峰(資格編號:S0120522080003),原文標題:《中融信托產品違約,對市場影響幾何?》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