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反腐升級對行業的長期影響
近期密集出臺的醫藥反腐政策已經上升到國家級的層面,其力度堪比教育“雙減”,將會讓整個行業發生巨大的變化。
查處的院長、科主任與藥械企業的數量和力度都是空前的,Dr.2發現有幾個特點。
第一,很多查處是從末端抓起,從一個代表的入手,到對接的主要醫生、主任還有院長,再從這些已經明確的事實反向去倒查企業行為,同時從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報表里面發現各種端倪,再整合公安和稅務,就有了執法權,直接進行相關人員控制,控制之后,以某一個確定的點切入,再進行深度的挖掘。
(相關資料圖)
大多數的普通人,哪怕是作為院長或者名醫,一生都沒有跟公檢法打過這種交道,很多人在外面硬氣的要命,揮斥方遒,一到里面,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講出來了,如此一來很容易形成一種鏈式反應,當然最終的力度都取決于整個監管層的目標與思路。
第二,醫藥反腐升級對行業有巨大的長期的影響。腐敗的核心動力,來自于醫生、主任還有院長從藥械的招標、進院和處方的自由裁量權獲得利益分配,換句話說,就是它可以通過利益驅動來扭曲真實的臨床處方行為!
影響變化一
假定全行業一刀切無死角地去進行反腐,我們判斷醫生的整體真實收入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下降,但它并不是均衡下降,越是原來收入低的下降越不明顯,而相對高收入的帶組醫生以上級別,到主任會有一個比較大幅度的下降,呈現一個倒金字塔形邏輯!
對中低收入的醫生來說,如果在背負房貸、車貸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可能會更加積極的去尋找多種合理合規合法的創收方式。
比如開展多點執業,去民營醫院等更市場化收費的地方坐診,積極做醫學科普,做醫生IP成為網絡達人,甚至積極參與一些之前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參與的社會活動等,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這樣的生態變化可能會給民營醫院的招聘,多點執業醫生的來源和時長,帶來一個相對不錯的契機,這是在經濟杠桿壓力下導致的,而且是整體導致的,個別人的“我要”“我不要”不影響整體的行為變化。
那些能做發明創造、知識產權和版權包括專利權,可以有價值創收的醫生,他的積極性會更進一步的被激發出來,其實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什么“有空”“沒有空”,就看重要不重要了。
影響變化二
從整體來講,理論上沒有了比較扭曲的利益驅動,醫生可能會更加關注患者的療效與患者獲益,而不是被其他東西所干擾,這樣的話一些治療性的藥品反而會獲得更好的認同。
換句話說,一些輔藥和高價走費用的安全無效藥自然就會被清理淘汰,無論是院內還是院外,處方的就會越來越少,甚至藥企給醫生也不敢收,這樣就會出現一些導向性變化,醫藥產業結構將會發生一次很大的調整。
大批的既不符合中醫理論,也不被西醫認同的中藥注射液品類,臨床試驗根本不敢做的歷史遺留問題產品,多少行政命令都無法清除的東西,反倒可能出現行業性崩盤,主要由于它效果和獲益不明顯,但是價格比較貴,加上潛在的過敏反應等。包括一批臨床療效不高的中成藥,也會大幅下降。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在最早醫藥行業還處在草莽階段的時候,非常多地方的小藥企,不管是在云南還是黑龍江,都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品種、怪異的規格,通過代理、大包或者自營,但主要是通過走費用的方式,做成一個個過億或者10億以上的大單品,很多企業就靠這種方式,舒舒服服掙了一二十年的錢,他們不會去創新,也沒有動力創新,同時創新也沒有用。因為通過再創新增加的成本,不一定能夠收回來,所以這是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
實際上它改革的契機是我們的藥監局把一些只是更改劑型、僅做少量改良的藥,不再允許進行創新藥申報注冊,同時不斷的發出指引,鼓勵真正創新,然后進行兩票制,營改增來收緊營銷等一些形式上的漏洞,再通過藥品集采,對包括一些輔助用藥清單的認定,一大批這樣的企業逐步消亡和縮小規模了!
而藥品集采已經導致了市場的不斷集中,大批的企業將會被迫走向創新藥,可以是自研或者是BD購買,或合作或引進等方式。
然而這一波的反腐又會帶來新的市場集中,市場化的方式其實是行政力量配合市場把一批的治療價值不高但費用高的產品,進行批量清除,雖然會有一些漏網之魚,但這無關大局。
對整個中國藥品市場的結構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創新藥的歸創新藥,大批仿制藥將會集采,一批只會給回扣的企業將會徹底出清,甚至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也沒有時間差,因為很多藥企都知道合規就要來了,要來了,但它之前是通過不合規的方式來銷售的,而眼前還有收入,會選擇飲鴆止渴,還會認為法不責眾,但現在可能是給它來一個一刀切的生死判決。
影響變化三
接下來那些已經入局的規模醫藥企業將被動獲益,由于強大的反腐和事實上利益方式的改變,治療價值不高的這些偽創新藥進院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院長還有科主任既不申請,也不申報,也沒有利益驅動,開始無為而治,這樣一來,已經進院的將會被動躺贏,這一點也會倒逼企業對創新價值不高的新藥不再發力,除非是有突破性療法確實有效的產品!
而且一批批安全無效藥可能會自動清理,這樣DRG的工作也會順利很多!
影響變化四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行業變化。如果利益驅動的方式越來越少,拜訪醫生越來越難,如果不能給醫生傳遞有價值的內容,讓醫生獲益,人家為什么要去接待你,所以這會加快整個醫藥代表的結構調整,要求高水平的代表甚至跟國外一樣,很多的代表甚至是五六十歲退休有超高臨床素養的醫生去做的,而那些只能給費用搞客情的代表將會自動淘汰!
隨著整個行業的集中,沒有那么多醫藥企業,包括企業過大之后也會不斷組合優化,整個醫藥代表的絕對數量,在未來可見的3-5年,繼續減少一半甚至以上。
就像整個日本一億多人口,只有幾萬名醫藥代表,按照這個比例,中國接近200萬的醫藥代表,仍然會有大幅的壓縮空間。
整個醫藥代表的結構會調整,那么收入反而會增加,同時相對來說也驅逐了一批劣幣,也會讓醫藥代表變成一個跟在國外一樣相對比較好的職業,但是門檻會非常高。
這樣會讓整個企業的營銷費用逐步減少,人力成本部分費用開始下降,有更多的錢和精力去關注研發與創新。
影響變化五
由于醫生被利益扭曲的這種行為可能會得到一部分的遏制,藥企的推廣方式原來主要是從醫生的處方行為邏輯中展開,可能更大的要變成醫生跟患者齊頭并進,患者組織活動、患者關愛項目相對來說是比較合規且有價值的,將會得到一個更大的發展。
通過優秀的治療病例,讓更多的患者獲益,直接進行患者的隨訪關愛,患者大V和志愿者的服務來促進延伸優質治療性產品的DOT,讓好藥惠及更多的人。同時直接進行患教科普學習服務等,包括配合創新支付讓真實的患者獲益,在曾經醫生端部分受限或者很多企業沒有太多更好辦法的情況下,患者端的服務與模式將會加速成型。
很多的患者社區和社群沒什么商業模式,這種很難維系的情況將會改變,患者工作將會越來越重要。但其中一個核心就是秉承價值觀,在合理合規合法的前提下,進行正當的規模化的患者教育和服務,藥企就像當年支持醫生學術活動一樣,來支持患者組織活動,使更多患者獲益,這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同時對企業的本身也會帶來獲益。
影響變化六
學術的會議從整體來講會減少,特別是無價值的學術會議會變得更少,學術會議的質量和關注度會提升,企業贊助與參展單場學術會將出現擁擠,可能會出現費用和成本的上升,但是企業整體在學術會議上的投入將會縮減。
一項政策剛推出時往往會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矯枉過正的邏輯就是孩子臟水可能一開始一起往外倒,正常的學術活動推廣以及一些先進治療理念也會受限,包括一些中小型創新藥藥企,也會給他們帶來一個巨大的危機,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多的緩沖,也沒有更好的渠道,有些推廣受制于現有政策無法開展,即使開了醫生也不愿意參加,哪怕參加完了,之后連正常的講課費和勞務費都無法支付或者支付了人家也不收,這樣也會形成一個短期的巨大陣痛。
所以整個的學術活動至少在線下會有一個非常大程度的壓縮,但是醫生學習的欲望,先進技術診療的內容不會減少,因此互聯網線上學術會這種低成本,快速持續方便的學習路徑將會得到更長足的發展,它不僅可以覆蓋更多的醫生群體,還能有更多靈活的學習方式,并不以支付為目的,而是以真正的有價值的學習為核心。因此醫生社區和醫學學術類的互聯網平臺將會得到一次發展的契機。
那些以講課等方式進行轉移支付,做大規模會議營銷的批量公司,號稱已經跟數百家企業合作,每年支付數十億費用的平臺,將會遭遇巨大的挑戰,這種挑戰不是業績下降的問題,是生和死的問題,多年的預言可能會一語成讖。
倒過來說,偶然里也包含著必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哪里有一個縫,它就會鉆成一個洞,如果壞孩子不被懲罰,他就會變成地方一霸,當他變成“黑社會”的時候,很可能會迎來重拳的出擊,但這個因果之前就已經種下。
綜合來看,有價值的學術,有質量的科普,有效果的患者關愛,將會成為未來市場推廣的主流。
現在大批的醫藥代表、醫生包括醫藥企業被告知這不能做那不能做,這不要去那不要去。但我們得告訴合作伙伴,什么東西能做,什么東西應當做,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 從未來趨勢來講,正規的循證的真實世界研究、注冊倫理、知情同意、患者獲益這一類項目將會得到一個更好的發展,也促進了醫療學術的一個規范。
??第二類是患者關愛、醫學科普、醫生IP、科室IP的品牌塑造、真實有效的患者活動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這兩大類項目將是未來合規推廣的主流項目。
最后,Dr.2認為,在每次市場困頓,大風大浪來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毫不猶豫的勇往直前,是因為我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無論我們的醫生、醫院,還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在當下依舊可以敢做、愿意做、能做這些項目,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這將會給我們整個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整個行業也會向更好的方向改變!
本文作者:Dr.2,來源:珍立拍,原文標題:《醫藥反腐升級對行業的長期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