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應有之義:破除資產負債表循環
導讀
近期各地政策密集出臺,梳理下來,我們發現其并非大開大合的刺激性舉措,而是直指當前經濟的堵點——資產負債表循環,旨在穩定居民資產收益預期和企業利潤率,從而激發社會凈儲蓄的釋放。往后看,年內通脹底部已經看到,但反轉仍需政策加碼。同時我們提示,如果后續擴大總需求的政策不及預期,那么通脹弱勢將再次回到大家視野中。
【資料圖】
摘要
上周聚焦:近期政策應有之義——破除資產負債表循環
1)年初以來社會凈儲蓄的下降速度偏緩,且各部門之間呈現分化。第一,企業部門凈儲蓄總體震蕩,新老經濟呈現分化;第二,居民部門積累了偏高的凈儲蓄,但下降幅度較歷年偏緩;第三,政府部門限于債務壓力,凈儲蓄增速仍在回升的過程中。社會凈儲蓄釋放速度偏緩本質上一是由于各主體收入端壓力較大(居民收入、企業盈利、財政收入),風險偏好較低;二是由于長期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債務壓力,導致大家短期有修復資產負債表的傾向。
2)近期各地政策密集出臺,主要集中在居民資產端和企業成本端。梳理下來,我們發現,近期政策并非大開大合的刺激性舉措,而是直接指向當前經濟的堵點——資產負債表循環。
其一,針對居民端的政策密集,主因居民凈儲蓄的釋放潛力較大,且短期可能受阻——優化房地產政策、公積金提取優化、活躍資本市場、促消費二十條。居民凈儲蓄取決于居民的“資產凈收益率”(即:資產收益率-負債成本)。年初,樓市企穩疊加權益市場回暖帶動居民的資產收益率回升,這是居民凈儲蓄釋放的動力,但近期隨著地產再次下行、疊加權益市場賺錢效應下滑,居民凈儲蓄的釋放短期將受阻,這是近期針對居民資產端政策密集出臺的應有之義。
其二,針對企業端的政策旨在提升企業盈利預期,激發企業凈儲蓄釋放的同時,保就業——小微企業稅收減免延續、民營企業債融支持(第二支箭)。企業凈儲蓄取決于企業的“利潤率”,當前企業利潤率尚處于底部區域,凈儲蓄的釋放難度較大,因此政策端加碼有利于穩定企業盈利預期,激發前期壓力較大的傳統制造業的凈儲蓄釋放。但需提示,目前的政策更多作用于成本端,修復的持續性仍待需求端政策的進一步加碼。
我們判斷后續政策將繼續圍繞著社會凈儲蓄的釋放來做文章,后續關注居民負債端(降低存量貸款利率)、政府負債端(一攬子化債措施)的各地實際舉措落地。
3)目前來看,隨著各地政策陸續出臺,以及擴大總需求政策預期升溫,年內通脹基本已經看到底部。在當下節點,我們更新一下對于后面物價的走勢判斷:1)PPI同比將進入修復通道,環比沒有強上行動能的背景下年內同比難轉正,全年中樞-2.5%;CPI將進入階段性的負增長(持續1~2個月),三季度內探底回升,年末達到1%附近,全年中樞0.5%。同時我們提示,如果后續擴大總需求的政策不及預期,那么通脹弱勢將再次回到大家視野中。
正文
1? 社會凈儲蓄的釋放并非一帆風順
疫情期間長期積累的社會凈儲蓄是一直是市場討論的焦點,如果這部分儲蓄能夠流向實體轉化成消費和投資,那么對于經濟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
但實際上,年初以來社會凈儲蓄的下降速度偏緩,各部門之間呈現分化。第一,企業部門凈儲蓄總體震蕩,新老經濟呈現分化;第二,居民部門積累了偏高的凈儲蓄,但下降幅度較歷年偏緩;第三,政府部門限于債務壓力,凈儲蓄增速仍在回升的過程中。
社會凈儲蓄釋放速度偏緩本質上一是由于各主體收入端壓力較大(居民收入、企業盈利、財政收入),風險偏好較低;二是由于長期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債務壓力,導致大家短期有修復資產負債表的傾向。
2? 近期政策集中在居民資產端和企業成本端
重要會議定調之后,近期各地政策密集出臺,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居民資產端政策包括:“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公積金提取優化”。
1)首先,我們將“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歸為居民資產端,我們理解該政策的初衷是穩定房價,擴大總需求的效果可能偏弱(居民加杠桿的空間不大),目前落實相關措施的一、二線城市包括:南京(購房補貼)、合肥(貨幣化安置)、鄭州(認房不認貸)、溫州(降低首付比)等,核心一線城市目前雖沒有出臺實際舉措,但皆已表態。
2)其次,我們將“公積金提取優化”措施納入居民資產端,而非居民收入端,該政策可以理解為:將居民的定期存款轉為隨時可提取的活期存款,而并未改變居民的收入水平。落實該措施的地區包括:寧波(月度額度提高至2000元)、武漢(取消提取次數限制)、南京(多子女家庭限額提高20%)。
第二,企業成本端政策包括:“小微企業稅收減免延續執行”、“民營企業債融支持(第二支箭)”,能夠進一步降低企業端的稅金和融資端壓力,有助于企業降本提效,緩解經營壓力。
第三,穩定信心類政策包括:“促消費二十條”、“活躍資本市場”。“促消費二十條”雖然沒有直接給居民發錢,但有助于打通居民消費的渠道,并且給各地政府引導了促消費的方向,因此,從地方層面來看,促消費已經在開展,如:寧波(2億元“激情暑期”消費券)、江西(1億元消費券)、長春(3000萬元汽車消費券)等、海南(2000萬元免稅消費券)。此外,我們理解“活躍資本市場”本質是提升居民資產端的收益預期,從而穩定居民消費,在地產下行的背景下其意義更加凸顯。
3? 加速凈儲蓄釋放是近期政策的應有之義
梳理下來,我們發現,近期政策并非大開大合的刺激性舉措,而是直接指向當前經濟的堵點——資產負債表循環。
其一,針對居民端的政策密集,核心在于居民凈儲蓄的釋放潛力較大,且短期可能受阻。居民凈儲蓄取決于居民的“資產凈收益率”(即:資產收益率-負債成本)。年初,樓市企穩疊加權益市場回暖帶動居民的資產收益率回升,這是居民凈儲蓄釋放的動力,但近期隨著地產再次下行、疊加權益市場賺錢效應下滑,居民凈儲蓄的釋放短期將受阻,這是近期針對居民資產端政策密集出臺的應有之義。
其二,針對企業端的政策旨在提升企業盈利預期,激發企業凈儲蓄釋放的同時,保就業。企業凈儲蓄取決于企業的“利潤率”,當前企業利潤率尚處于底部區域,凈儲蓄的釋放難度較大,因此政策端加碼有利于穩定企業盈利預期,激發前期壓力較大的傳統制造業的凈儲蓄釋放。但需提示,目前的政策更多作用于成本端,修復的持續性仍待需求端政策的進一步加碼。
我們判斷后續政策將繼續圍繞著社會凈儲蓄的釋放來做文章,后續關注居民負債端(降低存量貸款利率)、政府負債端(一攬子化債措施)的各地實際舉措落地。
4? ?通脹的底部已經看到,但反轉仍需政策加碼
目前來看,隨著各地政策陸續出臺,以及擴大總需求政策預期升溫,年內通脹基本已經看到底部。在當下節點,我們更新一下對于后面物價的走勢判斷:1)PPI同比將進入修復通道,環比沒有強上行動能的背景下年內同比難轉正,全年中樞-2.5%;CPI將進入階段性的負增長(持續1~2個月),三季度內探底回升,年末達到1%附近,全年中樞0.5%。
更加關鍵的是,我們認為,如果后續擴大總需求的政策不及預期,那么通脹弱勢將再次回到大家視野中。
本文作者:國泰君安宏觀董琦(S0880520110001)、韓朝輝(S0880121120065),來源:國君宏觀研究,原文標題:《【國君宏觀】近期政策應有之義:破除資產負債表循環 ——國泰君安宏觀周報(20230806)》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