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薪酬最高賽道曝光!量化私募“出力”了?

2023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陸續奔入職場。

不同專業知識背景的應屆生,工資待遇可謂千差萬別,背后與兩個字密切相關——賽道!


(資料圖)

以前應屆生在求職期間,運用各種辦法和資源,“擠破頭”涌入金融行業和互聯網大廠,拼盡全力以求成為“金領”。

如今,“金領”成色難待,應屆生薪酬最高的賽道還是金融嗎?

答案似乎不是,又似乎脫不了干系·····

哪個賽道人氣高?

近日,中國一家知名的招聘平臺對2023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薪酬,做了一番梳理。

該平臺根據當前經濟增長點,將相關新興產業細分為十余個賽道,并觀察就業增長的勢頭。

其中,人工智能(AI)大模型領域的“職位供給”最多,領先于生物技術、物聯網芯片、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游戲、智能制造等其他熱門賽道。

數據還顯示:與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的AI大模型應屆生職位同比增長超170%這是今年面向應屆生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多的賽道。

增幅其次高的是新能源和新材料。

所謂AI大模型,即人工智能預訓練大模型”的簡稱,即模型在大規模數據集上完成了預訓練后無需微調,或僅需要少量數據的微調,就能直接支撐各類應用。

通俗地解釋:AI大模型相當于“超級大腦”。

年薪有多高?

上述招聘平臺調研發現:2023年應屆生年薪最高的賽道依次為智能制造、AIGCAI大模型位居前三,年薪分別為33.02萬元、30.36萬元、27.99萬元。

果然還是AI和人工智能方向。

其中,AIGC指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亦稱“生成式AI”,是繼專業生產內容(PGC)、用戶生產內容(UGC)之后的新型內容創作方式,這與2022年末ChatGPT風靡全球有密切關系。

具體崗位是何?

熱門賽道的背后,是具體的一個個崗位。

這份報告顯示:AI大模型的新發應屆生職位中,占比最多的是算法工程師

而該賽道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職位是深度學習,應屆生平均年薪達到41.89萬元。

在高學歷、高薪酬的“博士就業崗位”方面,AI大模型也盡顯吸引力。

報告統計稱:2023屆博士應屆生需求增長最多的前十大新賽道中,AI大模型占據第一名,同比增幅高達430%。

此外,AI大模型涉及的崗位還包括產品經理、售前技術支持、以及自然語言處理,應屆生招聘年薪在25萬元-29萬元區間。

“量化大廠”是雇主代表

據公開資料,提供AI大模型職位的公司通常有如下類型:

其一,平臺型的科技巨頭,俗稱“科技大廠”;

其二,人工智能服務提供商;

其三,科研型機構;

其四,投資機構,特別是量化策略的買方機構。

而且,量化私募機構可能越來越成為其中重要的雇主。

這是因為,一方面量化投資機構與互聯網大廠在某些崗位上需求相似。

九坤投資的創始人王琛當年曾對資事堂表示:九坤投資的定位也是一家科技型公司,旗下IT團隊和AI團隊除了從校園招聘應屆生,亦從互聯網行業“大廠”——一線互聯網公司,甚至也包括美國的谷歌、臉書等公司招攬AI人才。

而最新招聘信息顯示,九坤投資最新的校園招聘信息中,也有“AI算法研究員”職位,工作職責就是挖掘海量的金融數據,在特征提取、價格預測、組合優化等不同的應用場景實踐你的機器學習算法,要求應聘者熟悉機器學習分支領域。

再如另一家量化大廠幻方,最新發布深度學習研發工程師的招聘信息,同樣要求應聘者了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各類模型。

不過,發布上述招聘的實體機構并非幻方的資管部門,而是幻方旗下的研究機構——杭州幻方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有限公司。

可以看出,量化大廠參與爭搶AI大模型人才,不僅僅用的資管品牌,也直接運用了旗下“科研單位”。

什么專業背景能入選?

量化大廠的高薪酬,疊加最新的科研方向,創設的崗位自然引人關注。

但要入職這些量化私募機構也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專業背景就是關鍵的“前提條件”。

依據量化大廠發布的招聘信息,我們總結看到如下特點:

其一,需要具有理工科專業背景,包括數學、統計學(基礎學科)、計算機(應用學科)。

其二,有頂級AI會議論文發表經驗或開源項目貢獻經驗者優先。

其三,并不要求有金融學科背景。

而從業內溝通看,僅僅具有上述學業背景可能并不足夠。

在一家投資機構里,對投資市場的熱情,對數據的敏感,在投資體系內個人位置的理解,都決定著應聘者能否最終獲得上述崗位的青睞。

某種程度上,量化私募大廠都希望能“栽下梧桐樹”,但也需要是適合的“鳳凰”才能真正棲身其中,安身立命。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