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行業反轉信號顯現,信義光能(00968)周期拐點將至?
中報密集披露期,市場資金“聞風而動”。近日,信義光能(00968)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業績,凈利同比減少26.9%,低于市場預期。績后第一個交易日,公司港股股價跌超10%,盤中最低觸及7.22港元。
自2022年下半年,一度成為市場“明星板塊”的光伏股紛紛遭遇大跌,不乏相關企業股價腰斬、企業市值蒸發超千億。在門庭冷落近一年后,光伏上市公司估值正處于歷史低位,行業將迎來周期拐點的呼聲漸起。
而在公司層面,近期諸多投資機構對信義光能密集給出下調評級,如中金研報中稱,考慮到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修復有限,且光伏行業估值下跌,目標價下調51%至7.07港元;富瑞表示,預計2023財年供過于求的局面仍將持續,重申信義光能“跑輸大市”評級。
【資料圖】
于此不明朗的局勢下,身為光伏玻璃行業龍頭,信義光能能否走出盈利低谷,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與機遇?
“增收不增利”趨勢漸顯
公開資料披露,信義光能于2013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是“信義系”中第二家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玻璃生產制造及光伏電站開發建設,主要產品包括超白太陽能壓花玻璃(原片及鋼化片)、減反射鍍膜玻璃及背板玻璃,為全球主要的光伏組件廠商提供光伏玻璃產品。目前,信義光能共擁有六大光伏玻璃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安徽省蕪湖市、廣西省北海市、江蘇省張家港市、天津市和馬來西亞馬六甲市等。
盡管上半年信義光能營收仍然增長,但凈利卻有所下滑,顯示出“增收不增利”的趨勢。
根據近期公司中報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為121.42億港元,同比增長25.2%;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13.92億港元,同比下降26.9%。每股基本盈利15.63港仙,每股中期股息7.5港仙。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30.7%大幅下降至22.0%,主要由于太陽能玻璃業務的盈利能力下降及太陽能發電場業務的利潤貢獻減少所致。
從收入結構來看,2023年上半年,太陽能玻璃銷售收入約為105.79億港元,占比約為87%,相比去年同期增速達30.8%,主要由于銷量增加,但部分被平均售價下降及人民幣兌港元貶值所抵銷;
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別新增六條及兩條日熔量各為1000噸的太陽能玻璃生產線,至2023年六月末總日熔量增加至2.18萬噸,2023年上半年集團太陽能玻璃銷量(以噸計)按年增加49.8%。
太陽能發電場業務(包括電力銷售和電價調整)收入約為14.91億港元,占比約為12%,同比略微減少1.8%。公司方面表示,太陽能發電場業務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人民幣兌港元按年貶值約7.1%,加上若干尚未列入第一批合規項目清單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使用已削減的電價調整金額作為收益確認的基準,完全抵銷了期內發電量增長。
若將考量尺度放到更長的時間線上來看,就會發現,在營收維持增長的同時,公司凈利潤率卻自2020年后便開始持續走低,至2022年更是跌破2018年的水平。
而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也一定遵循了業績變動的趨勢:上市6年中一直位于5港元以下,直到2020年股價才開始走高,并于2021年年初達到最高價24.16港元。隨后公司股價整體波動下行,截至目前已回到7-8港元區間。
關于業績下滑原因,公司方面稱產能投放節奏受到疫情影響,點火產能低于此前預期;下半年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及行業產能釋放等多因素影響,盈利水平承壓。
無獨有偶,不止信義光能業績顯露頹勢,包括福萊特玻璃(06865)、洛陽玻璃股份(01108)等業內龍頭企業在2022年均出現凈利齊齊下滑。而這一現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光伏玻璃行業產能供大于求、原材料成本上漲、競爭愈發激烈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困境。
光伏行業或迎周期拐點
光伏玻璃是光伏電池的重要組件之一,在四大輔材(其他包括EVA膠膜、背板、鋁邊框)中排名第二,主要起到保護光伏電池免受氧化腐蝕的作用,同時其高光透過率也有助于保證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若以市場上常見的p型PERC(182mm)光伏組件為例,其500多元的成本中光伏玻璃成本約為62元,約占8%-10%。
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和出口國,我國光伏玻璃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多年穩定在90%以上。2022年,業內前五家龍頭企業(信義玻璃、福萊特玻璃、中建材、南玻集團、彩虹)市場集中度繼續穩步提升,產能占比約為63.7%。
隨著生產技術的飛速發展,光伏玻璃生產成本不斷降低,產能產量快速擴張。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2月底,光伏壓延玻璃在產企業共37家(按集團統計),剔除無效產能,現有已投產產能128座窯442條線,總產能約為84299 t/d。產能利用率為94.1%,較2021年進一步提高。以國內超白壓花光伏玻璃為例,其2022年全年產量約1606.2萬噸,同比達到53.6%的高增速。
從近年市場行情波動狀況來看,原材料成本與市場供求關系兩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行業盈利水平。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原材料方面,光伏玻璃的上游原材料主要為重質純堿、石英砂、天然氣等。2022年上半年重質純堿價格顯著上漲,至2023年已逐漸回落,帶動光伏玻璃盈利回升;
供求方面,盡管國內風光發電量占比持續提升、全球碳中和政策維持光伏行業高景氣度,但供給端產能快速釋放已推動光伏玻璃價格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明顯回落。2023年行業供應持續充足,二三線廠商備案新增產能意愿強烈,在國內光伏電站裝機傳統旺季即將來臨之際,光伏玻璃行業有望迎來一定程度的反彈。
盈利下滑,新增長點難尋?
而從各家券商給出的觀點來看,除了短期內行業將繼續承壓的前景之外,上半年業績中顯示的盈利下滑跡象也成為了市場看空信義光能的重要因素。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太陽能玻璃業務毛利率為15.2%,創下歷史新低,主要因燃料成本采購價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電站業務受匯率影響盈利下滑,但該因素對全年收入影響有限。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2023年,公司目標新增7條日熔量為1000噸的光伏玻璃生產線,其中1條位于江蘇張家港,其余位于安徽蕪湖,2023年有效年熔化量目標同比上漲50.5%至8088千噸。生產放量有望帶動公司利潤增長的同時,考慮到行業供過于求態勢持續,也需要警惕行業需求放緩、公司產能落地不及預期的風險。
此前,信義光能曾布局硅料業務,以此在利潤承壓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合營企業信義晶硅旗下曲靖多晶硅項目設計產能20萬噸,其中一期6萬噸產能預計在2023年年底前投產。
2023年上半年,光伏硅料價格再創新低。據SMM價格追蹤顯示,截至6月30日,國內多晶硅價格較上半年高點跌幅達到72.2%,182mm硅片跌幅達到57.3%。
由于硅片價格逼近成本線、行業利潤幾近觸底,隨著市場情緒轉淡、業內庫存下降,硅片價格有望維持低位窄幅震蕩。在光伏硅料價格疲軟的當下,信義光能的硅料業務能為公司業績帶來多少額外利潤,猶未可知。
小結
繼2020年的光伏裝機熱潮后,如今的光伏產業已然“遇冷”,產能過剩、市場內卷成為頻頻被業內人士提起的關鍵詞。
從歷史估值水平來看,目前光伏玻璃行業已處于周期底部,未來價格下降空間有限,而信義光能作為行業龍頭,低估值仍具備吸引力。而在市場情緒方面,多數券商預計行業供過于求態勢難以有實質性轉變,盡管需求高增、行業反彈幅度亦有限,信義光能后續業績不確定性仍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