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蹤 | 暑運旺季出行需求激增 航空業迎量價齊升 機構:當下或是航空大周期起點(附概念股)
8月9日,國際航協發布2023年6月客運定期數據,當月航空客運總量同比增31.0%,上半年同比增47.2%。其中,6月國內客運量同比增27.2%,比2019年同期高5.1%;上半年國內客運需求同比增33.3%。6月國際客運量同比增33.7%,恢復至2019年6月的88.2%;上半年國際客運量同比增58.6%。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表示,北半球夏季旅游旺季在6月強勁開局,平均載客率超過84%。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到來,國內旅游市場熱度創出歷史新高。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預測,這個暑期將是過去五年來“最熱”暑期,6月至8月國內旅游人數將達18.54億人次,占全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的28.11%。
據飛常準民航看板數據,7月國內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43萬班次,同環比均增長12%。國際及地區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4萬班次,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8%,環比6月增長18.87%。
【資料圖】
同時,多地機場客流量創新高。據統計,7月北京海關在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口岸共監管進出境航班6436架次,進出境旅客115.53萬人次,分別為近3年來首次突破日均200架次和單月100萬人次。受暑期出境游持續升溫影響,出境旅客數量上漲更為明顯,7月出境旅客達59.31萬人次,日均1.91萬人次,相較6月同比漲幅分別高達38.75%和34.27%。
此外,自暑運以來,大興機場業務量快速增長,旅客流量屢創新高,8月6日,單日旅客量首次突破15萬人次,創開航以來最高紀錄。
業績方面,航空業近期頻頻迎來喜報。截至目前,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春秋航空等7家上市航司集體預告了上半年業績,各航司期內業績表現均優于去年同期。其中,民營航司龍頭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扭虧為盈,率先實現盈利。
整體來看,7家上市航司今年上半年預計合計凈虧損123億元至164億元,這一表現已同比大幅減虧。去年上半年,這7家航司合計凈虧損約666億元,以此測算,其今年上半年合計減虧預計超過500億元。
其中,今年上半年,國有三大航司預計較去年同期集體減虧。國航、東航、南航上半年凈虧損總額預計為112億元至141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496億元虧損總額,三大航今年上半年預計減虧355億元至384億元。
不過相比航空業整體業績向好,航空板塊整體的表現仍低迷。中金公司指出,當前三大航股價僅略高于2022年5月疫情較嚴重時期,為2019年股價水平的9成左右,且中國國航股價已低于定增價、中國東航股價略高于定增價,航空股安全邊際較高。
該行認為,航空出行淡季結束,定增限售股解禁影響基本告一段落,市場對可能的定增攤薄風險也已形成一定預期,利空因素釋放比較充分。暑運量價雙升帶動航空股短期周期向上,長期看,供需錯配的行業格局仍較牢固,當下或是航空大周期起點。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當前航空板塊短中長邏輯兼備,周期蓄勢待發。旺季行情已經開始,迎接行業量價齊升。從二季度航司業績預告判斷,三季度業績釋放仍有超預期的空間,23Q3、24Q1、24Q3將會見證業績的持續大幅改善。當前維度無論小航大航均有較大想象空間,繼續推薦航空板塊。推薦彈性較強的三大航(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
相關概念股:
中國國航(00753):中國國航7月17日公告,2023年6月,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屬子公司合并旅客周轉量(按收入客公里計)同比、環比均上升。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計)同比上升172.3%,環比上升0.8%;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210.4%,環比上升7.5%。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01055):南方航空7月14日公告,預計上半年凈虧損25億元到33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14.88億元;由于國際航班恢復較慢,國內市場供過于求,油價保持高位波動,公司經營壓力依然巨大,2023年上半年繼續出現經營虧損。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00670):東方航空7月17日公告,2023年6月,公司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計)同比上升191.64%;旅客周轉量(按客運人公里計)同比上升241.68%;客座率為75.93%,同比上升11.12個百分點。
北京首都機場股份(00694):首都機場7月11日公布2023年6月份經營數據,旅客吞吐量達約446.39萬人次,按年增長6.87倍。國內航線旅客吞吐量近390.96萬人次,增長6倍,當中港澳臺地區占近13.16萬人次,增長近11.5倍。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達到55.43萬人次,按年增長62.67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