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同比增30倍,600多萬人參與,研學游是智商稅嗎?
在北京、西安等歷史名城“對話”五千年中華文明,用帆船浮潛感受刺激的航海沖浪體驗,在航空研學基地真實感受飛行員和宇航員的日常......今年暑假,隨著旅游市場的復蘇,研學游成為家長和孩子們的熱門選擇。OTA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暑期研學旅游產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30倍,7月環比5、6月增長280%,研學游市場一片紅火。
(相關資料圖)
研學游火爆的同時,市場亂象也逐漸顯現。博物館等場館門票一票難求,北大清華研學游只在校門口拍照,入校名額還被高價售賣,孩子研學歸來卻腹瀉高燒,“只旅不學”、“游而不學”等問題頻繁高發。調查顯示,88%的用戶反映“研學旅行費用過高,收費不透明”;71%的用戶反映“餐飲食宿安全存在問題”。
需求空前火爆的研學市場都有哪些熱門研學產品?都有哪些企業入局研學市場?野蠻生長的研學市場都有哪些坑點?本期鈦媒體·鈦度圖聞從數據層面作出梳理。
暑期研學熱度上漲203%,研學產品“內卷”
研學旅行并非新興行業。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已經被納入全國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
據《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統計,2019年我國研學旅行增長至480萬人次,2021年達494萬人次,2022年研學旅行人數突破6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可見研學旅行市場的需求強勁。
研學游市場如火如荼,多家OTA平臺數據顯示,研學熱度持續飆升不下。攜程數據顯示,今年研學旅游產品暑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倍,7月訂單量環比前兩個月增長280%。7月以來,同程旅行平臺研學產品搜索熱度上漲203%,上海區域相關產品關注度環比上漲183%。7月中旬,馬蜂窩站內“研學游”熱度較上周環比增長133%;以博物館為代表的知識文化類場所迎來大批親子客群,“三星堆研學”熱度漲幅高達240%。
2023年研學游關注度更高,產品豐富度明顯提升。無論是在北京、西安、南京等歷史名城打卡資源豐富的名勝古跡,還是在博物館、科技館等參觀國寶文物、體驗先進制造的應用成果,研學市場上的產品供給越來越多元化、主題化。在鈦媒體·鈦度圖聞隨機抽取的48款暑期研學產品中,共有歷史人文、國防軍事、自然探索、戶外運動、手工創造等9款產品類型,其中,3成以上的產品屬于歷史人文類,像北京、西安這種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是各大研學產品都會覆蓋的游學路線。其次,像軍事訓練營這樣的國防軍事類,去樹林、海洋進行研學的自然探索類的產品也不少。
由于研學種類和時長的不同,研學產品價格也有很大的差異,研學游產品的價格包括飲食、住宿、游覽期間的包車、門票、保險等項目,但不包括往返的車票。在鈦媒體·鈦度圖聞隨機抽取的48款暑期研學產品中,大多數境內游幾乎都在萬元以內,其中,歷時一個月之久的軍事訓練營價格最高,達7980元;其次,歷史人文類價格排名第二,價格最高達6980元。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同樣是6天5晚的北京研學游,不同的機構的價格會有千元左右的差異。而在出境游方面,新加坡線路的產品比較火爆,價格均在萬元以上。
企業機構搶灘入局研學市場,市場總體規模超千億
近年來,各地“研學游”項目層出不窮,研學內容逐漸多樣,研學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吸引了眾多企業、機構搶灘入局。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現存的“研學”相關企業有2.87萬家。從注冊量來看,2012-2019年,每年新增的研學旅行相關企業呈快速增長態勢,從305家增長到11182家,8年間增長了3566%。其中,2018、2019年研學旅行相關企業的增速最快,同比增速分別為124.42%、123.24%。2020-2022年,研學旅行相關企業每年注冊量有所減少。2023年前7個月,我國新增研學旅行相關企業1490家,已超過2022年新增企業注冊量的總數。
在研學市場快速增長的企業背后,也少不了資本的入局和運作。據鈦媒體·鈦度圖聞不完全統計,2012-2023年8月1日,共發生73起研學領域融資事件,涉及融資金額為56.9億元。其中,2017年,研學領域獲得15起融資事件,為近十年來融資數量最多的一年;2021年,研學領域這一年獲得12.54億元的融資金額,為近十年來獲得融資金額最多的一年。
在研學領域企業中,主打研學旅游的機構世紀明德于2018年成為新三板掛牌企業,目前總市值為10億元人民幣。另外,成立于2018年的青蛙研學于2019年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主打營地研學的公司斯達營地教育和游美國際營地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目前看來,資本市場仍在持續觀望著這一行業的未來發展。
企業的入局,資本的涌入,中國研學游市場規模有望在今年達到千億元級別,達到1469億元,同比增長61.6%,成為旅游市場的新藍海。總體來看,2018-2026年中國研學游市場呈現上升趨勢,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22億元。
研學游市場良莠不齊,超半數研學導師只需大專學歷
在研學游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研學旅行企業短期內快速擴容,研學游市場亂象也逐漸顯現,不少研學旅行機構良莠不齊。
“家長曝千元清北研學游校門都沒進”、“研學團違規預約139人進北大收費150萬元”、“高端夏令營歸來多數孩子腹瀉高燒”等新聞在近期相繼登上熱搜,各種研學亂象在市場頻發。調查數據顯示,在研學游市場出現的問題中,價格收費問題居各類問題之首,近9成用戶表示研學費用過高、收費明細不清楚。此外,7成用戶反映“餐飲食宿安全”的問題,是研學游市場的第二大問題。另外,過半用戶還認為研學市場存在“活動項目設計單一”、“研學帶隊老師不夠專業”等問題。
一般來說,研學旅行需要有專業的研學導師、專業的課程內容、標準化的運營規范才能真正實現研學的目的。但一些研學旅行打著學習的名義,實際卻以游為主,出現“只旅不學”、“游而不學”的問題。在研學路線設置上,和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行路線沒有什么明顯區別,價格卻是普通旅游團的2-3倍。
其次,研學導師在研學旅行中也至關重要,研學導師具有教師和導游的雙重職能,既要善于研學輔導,又要善于旅行組織。但目前研學市場上由于人才匱乏,人員素質和教學經驗參差不齊。據鈦媒體·鈦度圖聞不完全統計,有8%的研學導師招聘崗位可以是兼職或在校大學/大專生帶領。另外,在招聘學歷方面,過半的崗位招聘僅需大專學歷,其次需要本科學歷的崗位占比達34.7%,學歷不限的崗位占比達7.7%。在一些招聘機構中,高中、中專/中技的學歷也可以成為研學導師,需要碩士學歷的崗位占比還不到1%
除了學歷外,擁有豐富經驗的研學導師也會讓整個研學過程加分不少。據鈦媒體·鈦度圖聞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近半的招聘經驗條件需要1-3年,其次,3成左右的招聘不需要經驗。需要5-10年經驗的招聘僅占0.3%。總體來看,目前市面上研學導師的準入門檻并不高,這樣會使研學效果大打折扣。
研學市場良莠不齊造成了因服務不到位而產生的大量投訴,“行程更改無法成行”、“虛假宣傳”、“服務質量差”等都是消費者投訴研學項目的理由,消費者在此過程中也損失了從千元到萬元不等的團費。據鈦媒體·鈦度圖聞不完全統計,近3成消費者因研學項目服務不到位而損失的金額在10001-30000元之間,占比最多;其次,損失金額在3001-6000元和6001-10000元之間的消費者占比均超過20%。
目前,研學旅行市場缺乏完整的行業標準,研學機構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研學內容和體驗與實際效果不符,導致研學效果和安全大打折扣。未來,各企業需要自覺提升產品質量,家長們也應該提高分辨能力,選擇符合自身需要的產品,對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認知。
數據來源:黑貓投訴、BOSS直聘、南方都市報、艾媒咨詢、IT桔子、天眼查、巨量算數、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