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大洗牌
【資料圖】
作者 | 柴旭晨
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了上半年價格戰的篩選后,再度迎來大洗牌。
曾經行業公認的新勢力頂流“蔚小理”彼此之間差距越拉越大,行業排位也被“埃理蔚”取而代之;而“四小龍”隊列也在“迎新送舊”。
根據乘聯會批發量數據,當月,比亞迪(26.2萬)、特斯拉(6.4萬)、埃安(4.5萬)、吉利(4.1萬)、長安(3.95萬)、理想(3.4萬)、長城(2.89萬)、蔚來(2萬)、零跑(1.4萬)、極氪(1.2萬)排在前十。
這其中,曾經的第一梯隊蔚來、小鵬“復蘇”,前者銷量同比翻倍突破了2萬臺,后者終于回到去年1.1萬臺的起跑線。二線梯隊逆襲也相當迅猛,其中極氪與零跑同比分別上揚了140%、19%,雙雙保持在萬輛線上,為1.2萬、1.4萬臺。
而今年備受矚目的,當屬理想、埃安這兩家“新晉頂流”。當月銷量都是三位數的同比增幅,各自3.4萬、4.5萬臺的成績,甚至甩開身后對手萬輛距離。
此外,傳統車企們也在奮力狂追。當月,長安的深藍、吉利的銀河旗下都分別誕生了萬輛水平的拳頭產品S7、L7,品牌整體新能源銷量都是兩位數增幅;長城新能源銷量則同比上漲1.6倍;而騰勢整體銷量也穩定發揮在1.1萬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被市場眷顧。
原先黑馬姿態的哪吒,盡管7月交付勉強破萬,但同環比雙降了兩到三成;去年“遙遙領先”的問界也啞了火,銷量同比下滑近半至4240臺,這也是它上半年的常態。
行業洗牌的背后,其實是經過激烈競爭的篩選,“市場達爾文”效應凸顯。隨著去年底國補的退出,整個市場不再大幅貢獻增量,玩家們陷入狼多肉少的局面。
根據乘聯會的初步推測,7月,整個乘用車市場出現縮水,同、環比分別下滑4.8%、8.6%至17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2萬臺,雖繼續同比上浮了27.5%,但早已告別去年動輒翻倍的“大躍進”時代,甚至對比6月還有近7%的下滑。
從7月各家的環比數據上來看,除了蔚來爆發式的91%增長外,其他品牌大多增幅不超過30%,個位數的也大有人在。
因此,在整個新能源銷量下滑的環境下,能在“卷”出天際的市場中向上攀登并不容易,想要逆流而上的新勢力們,為了上量各個都用上了狠招:明暗之中的“價格戰”、無圖智駕的賽馬、產品矩陣的爆發、增程熱的跟風等等,一時間針鋒相對、相互搶食,火藥味十足。
由于汽車行業“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在下半年,7月的情況,可以為全年的走向大致定調,去年冒尖的埃安、問界、極氪等,到年終大多成了種子選手。
因此,跑在前面的車企開始鞏固優勢,計劃繼續扶搖而上;暫時掉隊的品牌也不愿服輸,奮力一搏試圖趕上今年的末班車。
瘋狂發育的理想、埃安已經將擴產提上日程。理想董事長李想在微博透露,正新增設備為四季度月銷4萬臺做準備;另一邊,埃安方面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接下來其規劃年產能目標是55萬臺。
而蔚來在新ES6跑贏之后,一二代車型也終于完成切換,按計劃將在9月重回銷量高峰;零跑則繼續加碼降價換取銷量,準備年內實現2萬臺月銷。
值得一提的是,“掉線”半年的問界也在暗中摩拳擦掌。華為智選車方面向華爾街見聞透露,問界沒有松懈而是在“憋大招”,下半年的重磅也不止有旗艦M9。華為汽車BU CEO余承東也在上個月的供應商會談中表示,已投入5億元升級M7系列,同時優化零售、服務、交付領域。
看得出來,市場上兩極分化的趨勢已經愈發明顯,車企的小組賽接近完畢,誰能出線已經初露端倪,除了比亞迪、特斯拉穩坐前二之外,埃安、理想確定性較高,蔚來、極氪、零跑正在搶跑,小鵬、哪吒等仍需證明自己甩脫危險,努力趕上。
在新能源車市格局重塑的過程中,沒有誰能穩坐王位,前十也非命定,所有人都想拼盡全力去卡位或逆襲。接下來,洗牌仍將繼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