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制冷劑配額分配方案出臺在即,機構資金搶籌這些股票…
中國保護臭氧層承諾臨近“履約期”,政府頻頻出手。
8月9日下午,國家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組織召開了《2024年度全國HFCs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初稿行業交流會,就HFC配額方案與生產和消費行業進行交流。
時間緊 存異議
【資料圖】
“根據相關規定,從今年10月份開始,國內的各氟化工企業,需要就各自制冷劑的配額進行申請。但是截至目前,配額分配的征求意見稿還未定。從時間來說,已經非常緊張了。”8月9日晚間,參與此次會議的某氟化工上市公司對證券時報·e公司稱。
據悉,HFCs制冷劑為目前我國正在發展的第三代主流制冷劑,主要用于空調、冰箱、汽車等設備制冷系統。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我國HFCs生產量和消費量將在2020~2022年平均值的基礎上,于2024年凍結,2029年開始削減。
另外,我國應當于2015年削減第二代制冷劑至基線水平的90%,于2020年削減至基線水平的65%,2025年削減至32.5%,2030年削減至2.5%,并于2040年將其完全淘汰。
“此次會議聽取了不同氟化工企業的訴求,從討論稿的內容來看,二代制冷劑占比多,三代制冷劑占比少的企業,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所以,這類企業在此次會議上對初稿對出了提出異議。”上述氟化工企業對稱,“我們公司的訴求是,公平公正、尊重市場規律,遵守歷史。”
同日晚間,另一家參會的A股氟化工上市公司對e公司稱,“從今日召開會議的內容來看,主要特點是,在配額額度總量核定的基礎上可以調劑,譬如說,GWP值高的R143品種,可以調劑為GWP值低的R32品種,但是,GWP值低的品種,不能調整為GWP值高的品種”。
這種調整為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上述氟化工企業稱,過去3年,各家氟化工企業的生產銷售量都已經定了,配額也是按照這個為基礎來制定,在總量控制的背景下,三代制冷劑的漲價是大勢所趨。但是,這種品種之間的額度調劑,不會造成某個品種供應緊張,從而帶來暴漲的情況,趨勢會相對平穩。
此次《2024年度全國HFCs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初稿行業交流會結束后,一份“三代制冷劑配額方案會議紀要”在業界不脛而走。對于相關內容的真實性,e公司也對此進行求證,相關公司對此或“不置與否”、或稱“大致內容是對的,但最終分配方案存在變數”。
此次會議“網傳版本”的會議主要內容
1.國家基線水平:2020-2022年HFCs受控用途生產量平均值+HCFCs生產量基線水平的65%
2.使用量=生產量+進口量(進口量平均值的1.2倍)-出口量(出口平均值)
3.內用生產配額與生產配額按照HFCs品種以實物噸為單位發放
4.進口配額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發放,不限制HFCs進口種類,多出的20%分配對象為當年未獲得進口配額的單位,以審批單形式發放。
調整原則:
1. 用于調整的配額為當年未使用的;
2.調整后的量不得超過裝置環評生產能力
3.同一品種配額可以等量替換
4. 不同品種配額遵循:不增加二氧化碳當量,低GWP值品種不得調為高GWP值品種,調增后的配額量不超過環評能力的50%,HFC23不得調整為其他品種
其他:
1. 2022年12月31日以后投產的受控用途生產裝置不發放2024年生產配額和內用生產配額,允許通過與其他單位調整獲取配額
2.原料用途產品不受數量限制
3.生態環境部有權對生產配額,內用生產配額和進口配額進行統一調整
機構資金先搶為敬
“總體來說,此次會議還是超過了預期,總量控制上比大家原本預期要少。但是,還有很多細節方面,在今日召開的會議上還沒有確定。”8月9日晚間,一家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時報·e公司稱。
雖說方案尚未確定,但是,產業鏈相關的上市公司,已經先漲為敬。二級市場顯示,近日,包括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聯創股份、昊華科技、金石資源等上市公司,紛紛上漲。
其中,三美股份一度上演2連板,公司在8月9日晚間異動公告中稱,目前,公司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
8月9日晚,三美股份的龍虎榜顯示,買入金額前5名營業部中,機構專用席位占據了4個,另一個席位為滬股通專用。合計買入金額1.88億元。
另外,巨化股份8月8日晚龍虎榜顯示,買入金額前5名營業部中,2家機構專用席位買入了近9000萬元,滬股通買入3000余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推薦名錄》,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上述《名錄》發布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并回答提問。
當時,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正在開展最后一類ODS含氫氯氟烴的淘汰和替代工作,并已實現2013年凍結、2015年削減10%和2020年削減35%的目標,正在向2025年削減67.5%的目標加速邁進。目前在我國有生產和使用的HCFCs共5種,其中HCFC-22、HCFC-141b、HCFC-142b三種物質占全國HCFCs生產總量的99%。
據悉,由于市場預期第三代制冷劑配額年內落地,國內氟化工企業由前三年的大規模擴產(爭搶配額),正逐步回歸理性競爭。此外,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全球多地高溫,氟化工最大下游氟制冷劑需求旺盛,部分制冷劑的品種價格,已經開始觸底反彈。
譬如主流三代品種R32,目前,國內氟化工企業的R32,主流報價為1.5-1.5萬元,而在去年低點時,R32的價格,1.2-1.3萬元/噸。根據相關機構此前的測算,R32的生產成本價在1.8萬元/噸,賣一噸虧一噸,是過去3年氟化工企業配額爭奪的真實寫照。
近日,開源證券研報指出,氟化工全產業鏈將進入長景氣周期,從資源端的螢石,到碳中和最為徹底的行業之一制冷劑,以及受益于需求迸發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細化學品等氟化工各個環節均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產業鏈上市公司“含金量”幾何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和消費國,在“以銷定額”政策的大背景下,產能較大的頭部企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R32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R32產能合計為49.9萬噸,前三名分別為巨化股份、東岳集團和山東華安,產能占比分別為26.05%、12.02%和10.02%。R134a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R134a產能為38.8萬噸,產能前三名為巨化股份、三美股份和中化太倉,產能占比分別為18.04%、16.75%、10.31%。R125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R125產能為36.9萬噸,前三名為東岳集團、三美股份和巨化股份,產能占比分別為15.72%、14.09%、13.55%。
制冷劑的直接上游是氫氟酸,源頭為螢石。從螢石到氫氟酸,大致生成比例為2.3:1,即每噸氫氟酸單耗螢石2.3噸。
根據公開資料,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等,各自擁有的氫氟酸產能約10萬噸、13.1萬噸、8.5萬噸,5萬噸。今年7月底,規劃產能30萬噸的內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公司一期項目(12萬噸)已經投料試車,其中,金石資源持股51%。
螢石,又稱“氟石”,為類“稀土”稀缺資源,我國戰略性礦產。我國螢石資源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比例約為15%,2021年的產量450萬噸,占世界產量的57.1%,在全球螢石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作為國內最大的螢石礦生產企業,金石資源擁有儲量為2700萬噸;永和股份探明螢石保有資源儲量為329萬噸礦石量;中欣氟材儲量大約在60多萬噸左右。
另外,白云鄂博礦是我國重要的鐵、稀土、鈮共生礦,并伴生約1.3億噸的螢石資源。為了發揮白云鄂博鐵礦資源優勢,有效綜合回收利用尾礦伴生螢石等資源、2021年,金石資源作為技術提供方,與包鋼股份、永和制冷、龍大集團,合資成立內蒙古包鋼金石選礦有限公司。其中,包鋼股份持股51%、金石資源持股43%、永和股份持股3%、龍大集團持股3%。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