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高進攻性 機構持續提高股票倉位 業內人士:A股市場后續增量資金可期
在震蕩的市場行情中,多路機構積極布局。近一個多月以來,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持續提高股票倉位,更看重絕對收益的私募也維持高倉位運行。與此同時,數百億資金借助ETF持續入市,僅本周前兩個交易日,權益類ETF凈申購額已超過250億元,7月以來的凈申購額接近千億元。
據券商測算,下半年增量資金有望加速入場。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多家內外資機構發聲表示,當前A股處于底部區域,堅定看好股市投資機會。
(相關資料圖)
機構保持高進攻性
站在當前時點,機構對市場的態度正越來越積極,這已反映在其股票倉位上。據天風證券最新測算,截至8月4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8%,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5.2%。近一個多月以來,公募基金持續提高股票倉位。具體而言,截至6月21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4.9%,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0.7%。
私募基金的股票倉位也保持在相對高位。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0.24%,已連續5周超過80%,其中,近六成股票私募處于滿倉(倉位大于80%)狀態。
在機構保持較強進攻性的同時,數百億資金正借助ETF入市。據Choice數據估算,本周前兩個交易日,權益型ETF單日凈申購額均超過百億元,合計凈申購額超過250億元。如若拉長期限來看,截至8月8日,7月以來權益類ETF凈申購額接近1000億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寬基ETF頗受青睞。具體而言,截至8月8日,7月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申購額超過280億元,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凈申購額超過150億元。此外,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中證10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等凈申購額也在40億元以上。
博時基金認為,資金持續流入寬基ETF的背后,反映出在指數整體估值處于低位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權益市場配置價值的認可度在不斷提升。
“從ETF投資特點來看,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申購寬基ETF,個人投資者更喜歡買入行業主題ETF。從近期ETF資金流入情況來看,寬基ETF規模大幅增長,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后市相對較為樂觀的態度。”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
后續增量資金可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A股市場后續增量資金可期。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啟堯表示,經濟復蘇信號明朗,持續支持市場信心回暖,未來一段時間增量資金入市有望提速。其中,社保基金、年金、養老金等預計保持穩定流入態勢。
據興業證券測算,預計今年三季度社保基金增量資金達65億元,年金增量資金近100億元,養老金有望貢獻114億元的增量資金。
此外,新基金密集發行有望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Choice數據顯示,當前共有28只權益類基金正在發行,另有26只權益類基金發布基金份額發售公告,即將發行。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基金獲批后將快速啟動發行。例如,8月7日,廣發上證科創板成長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成長ETF獲批;8月9日,上述ETF即宣布,發售日期定為8月14日至8月18日,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20 億元。
“前段時間去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路演,觀察到投資者悲觀情緒或已觸底,預計未來不斷會有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的資金進入中國市場,市場中長期向上趨勢是非常明確的。”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總經理、投資總監徐荔蓉認為,從長期維度來看,全球各類投資者有望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
匯豐晉信基金建議以積極態度看待資本市場機會。其表示,目前權益資產估值仍在相對低位,是中長期資金配置的較好區間。對當前市場保持樂觀,建議積極關注符合經濟發展新方向和政策支持的板塊。組合配置方面,由于全球宏觀環境仍有較大不確定性,均衡配置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仍然非常重要。
外資公募的看法也較為類似。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杰表示,基本面連續改善顯示經濟復蘇正在持續發生,外資機構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信心也更加堅定。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