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寵物食品市場:潛力無限,同質化困境待解

近期,“麥富迪”的母公司乖寶寵物發布公告稱,在8月7日開啟申購,確定創業板上市發行價39.99元/股,發行市盈率為61.28倍。

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寵物相關企業都在尋求上市的機會。目前已經有包括天元寵物、福貝寵物、中恒寵物、悠派寵物、瑞派寵物、新瑞鵬寵物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公布了招股書或上市計劃。

對于熟悉A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他們一定知道,如果一個行業中有大量的企業選擇在同一時間進行上市,那么這通常就意味著該行業正處于快速擴張期。因此,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寵物食品這一領域是否是一個具有潛力的好賽道?


(資料圖片)

崛起中的賽道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水平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人們對寵物陪伴的精神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養寵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寵物數量已超過1億只,寵物飼養率達到17%。

“貓狗雙全”也成了很多人理想的生活狀態,每年花費在貓主子狗主子身上的金額與日俱增。2012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僅有337億元,2022年就達到了2706億元,2012-2022年復合增長率為23.16%。

圖表 1 . 我國寵物行業消費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

而在我國寵物行業細分領域中,寵物食品是其中最大的消費市場。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21年寵物食品消費支出的占比為51.50%,遠高于寵物醫療和寵物用品等其他支出。

根據喂食場景,寵物食品主要可劃分為寵物主糧、寵物零食、寵物保健品。寵物主糧類似于人類食品中的主食,屬于寵物飼養的的必需品;寵物零食類似于副食,具有調節口味、寵物保健和增進主寵互動的作用;寵物保健品是為滿足寵物各生命階段及其生理需要而制作的營養補充劑。

圖表 2 . 2022年寵物食品行業細分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德邦證券

隨著寵物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科學養寵的理念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寵物主人開始重視寵物的健康和幸福,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它們。這種趨勢也反映在寵物消費能力的提升上,使得養寵變得更加精致和個性化。

不同年齡段、體型和品種的寵物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相應的寵物食品來滿足它們的營養需求。這意味著寵物食品市場將會呈現出更加多樣化和細分化的趨勢。相比之下,母嬰賽道的消費者生命周期相對較短,通常只有3-5年左右,而貓狗的口糧消費則可以持續10年以上,是行業最大的細分品類,潛力的確不容小覷。

據產業研究院預測,中國單只寵物年均食品消費金額以10%的速度增長,預計2027年,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接近4000億元。隨著國內寵物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本土品牌迎來發展機遇。

同質化中不斷內卷

在可觀的市場前景下,資本紛紛入局。據悉,衛仕母公司上海寵幸寵物食品有限公司至今已獲得包括騰訊投資、新加坡淡馬錫等在內的多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10億元。據艾瑞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寵物行業融資事件共計35起,國外寵物融資事件20起,國內過億融資共計5起。

盡管寵物食品這一賽道看起來熱火朝天,但本土龍頭企業市占值和毛利等指標來看,仍舊差強人意,“它經濟”迅速崛起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問題。

從整個行業來看,中國寵物行業整體發展至今只有大概30年,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寵物食品產業規模尚小、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研發力量嚴重不足,因此在品牌調性、品牌建設、品牌戰略上總體落后于國外知名品牌。

與此同時,國內寵物食品競爭格局仍十分分散,市場集中度CR10僅24%,第一的瑪氏市占率也僅為7.9%。據業內估算,目前國內寵物食品品牌超過3000個。

究其原因,國產寵物食品龍頭普遍成立于本世紀初,當時國內寵物食品相關企業主要靠為國際巨頭代工求生,營收幾乎全部來自海外市場。代工企業不掌握品牌和渠道,產業鏈地位低下,盈利水平低。

自2010年以來,頭部代工企業相繼布局自有品牌。由于國際市場已經較為成熟,國際龍頭已穩穩占據市場,在國際上,國產寵物食品企業依舊走代工模式,自有品牌主要用于拓展國內市場。

這也就造成很多寵物食品品牌的包裝和宣傳語都非常相似,很難在外觀和品牌定位上做到真正的差異化。在宣傳語上,要么突出“鮮肉”,要么突出添加的功能性原料,品牌相似度高,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持久的競爭力,也給消費者的選購帶來了不少困擾。

華創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目前國產主糧在宣傳時往往以其符合國際標準作為賣點之一,主要系現行本土寵糧標準缺乏體系,消費者信任度低所致。

總的來說,養寵家庭滲透率的提升疊加寵物食品滲透率的提升,我國寵物食品行業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屬于典型的朝陽賽道。但這門前途光明的好生意,還在面臨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