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早餐FM-Radio | 2023年8月10日
FM-Radio
請各位聽眾升級為見聞最新版APP,以便成功收聽以下音頻。
市場概述
市場等待美國7月CPI,美股高開低走,道指尾盤嘗試轉漲,最終齊跌兩日,標普納指創四周新低,納指跌1%。AI概念股大幅回調,英偉達跌近5%。WeWork狂泄38%創上市后最大跌幅,并創新低。
(相關資料圖)
短端美債收益率上升、長債收益率下跌,歐債收益率在兩位數大跌后持穩。
美油盤中漲超2%創九個月最高,布油創今年1月來新高。LNG供應擔憂令歐洲天然氣盤中跳漲40%,升至兩個月新高。現貨黃金刷新一個月最低。
中國市場方面,美股時段,熱門中概尾盤跌幅顯著收窄,阿里巴巴和騰訊ADR轉漲超0.6%。離岸人民幣一度漲300點升破7.21元。滬指四連陰跌0.49%,醫藥股集體爆發,N盟固利盤中暴漲37倍。恒指尾盤轉漲,生物制藥反彈沖高,新能源車領跌,理想汽車跌逾5%。
【付鵬系列專題課程】付鵬首本新書+解讀視頻《見證逆潮:全球資產邏輯大變局的思考》預售來襲!共同見證逆全球化下的資產變局!
要聞
中國7月CPI跌至負值,PPI跌幅見底;分析稱PPI和CPI底將先后形成,年內第二次降息訴求與地方政府化債方案落地的預期均有增加。
一線樓市調控優化遲遲未至,專家稱主要是擔心如果大幅度放開,可能把周邊城市的需求虹吸過來。
最牛新股誕生,盟固利上市首日暴漲近3700%,買方來自“拉薩幫”,盟固利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
韓國學會:尚未有任何結果證實“LK-99”超導性。
美國重要通脹預期指標接近9年高點,歐洲已創13年新高。
十年期美債標售需求意外強勁,海外買家獲配比創半年新高。
市場收報
美股:道指跌0.54%,標普500指數跌0.7%,納斯達克跌1.17%。
歐股:歐洲STOXX 600指數收漲0.43%。德國DAX 30指數收漲0.49%。法國CAC 40指數收漲0.72%。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80%。
A股:滬指收報3244.49點,跌0.49%,成交額3098億元。深成指收報11039.45點,跌0.53%,成交額4242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28.73點,跌0.01%,成交額1988億元。
債市: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跌1.59個基點,報4.0061%。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4.82個基點,報4.7996%。
商品:WTI 9月原油期貨收漲1.48美元,漲幅1.78%,報84.40美元/桶。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收漲1.38美元,漲幅1.60%,報87.55美元/桶。COMEX 9月黃金期貨收跌0.46%,報1921.90美元/盎司。LME期銅收漲50美元,報8398美元/噸。
要聞詳情
國內宏觀
中國7月CPI跌至負值,PPI跌幅見底;分析稱PPI和CPI底將先后形成,年內第二次降息訴求與地方政府化債方案落地的預期均有增加
中國7月CPI同比下降0.3%,為2021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6月增速持平;環比上漲0.2%,6月環比下降0.2%。7月PPI同比下降4.4%,低于6月5.4%的降幅;環比下降0.2%,前值為下降0.8%。廣發郭磊認為,PPI和CPI底將先后形成。7月通脹數據初呈積極跡象,CPI環比首度正增長,核心CPI同比反彈、環比增長,PPI同環比降幅收窄。本輪PPI底大概率在6月已經形成,CPI底則有可能在7月。申萬宏源屠強團隊認為,食品供給釋放驅動的CPI讀數偏低,并不能掩蓋需求較強恢復的事實,CPI同比8月或開啟一輪回升過程。東吳宏觀陶川等復盤歷史上四次CPI同比轉負后,政策怎么走。當前持續的“低通脹”環境下,年內第二次降息訴求與地方政府化債方案落地的預期均有增加。一線樓市調控優化遲遲未至,專家稱主要是擔心如果大幅度放開,可能把周邊城市的需求虹吸過來
經濟觀察網獲悉,京滬廣深的房地產政策調控優化會議即將在8月召開。該報援引專家稱,在7月底以前,四個一線城市被明確要求保持定力,主要是擔心,如果一線城市大幅度放開,可能把周邊城市的需求虹吸過來,“不能只管自己旺”,“要有大局觀”。
國內公司
最牛新股誕生,盟固利上市首日暴漲近3700%,買方來自“拉薩幫”
A股市場出現罕見一幕。上市首日,鋰電正極材料供應商盟固利股價60秒翻5倍,一度上漲近3700%,股價最高觸及202.15元,實控人崔根良父子60秒內浮盈達278.53億元。盟固利周三收于98.02元,發行價為5.32元。盤后的龍虎榜顯示,買方席位全部來自東方財富位于拉薩的五家營業部。而賣出席位上,賣一席位是中泰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營業部賣出937萬,其余四席均為機構席位。盟固利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周三另外兩只新股也同步拉升,N威力傳動最高漲超760%,N碧興最高漲近400%。分析人士認為,這是IPO發行趨嚴背景之下,游資發動的一次“突襲”。有業內人士提示,從基本面來看,盟固利自身業績暫時難與估值匹配,選擇“接飛刀”的散戶或許需要格外注意其中潛在風險。中國醫藥上市公司銷售費用近5年總計超過1.55萬億元
藥品推廣需要大量的市場教育成本。有推廣費、會議費等不同于其他行業的開支,因此占比較大。而如今,隨著醫療反腐的深入,這些“細枝末節”的費用卻成了焦點。醫藥生物是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銷售費用絕對值最高的行業,2018-2022五年間,累計銷售費用花費達到了1.55萬億,接近第二名通信行業兩倍左右。
寶能成“老賴”,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寶能系欠薪超13億元
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寶能系欠薪超13億元。其中,汽車板塊是“重災區”,寶能汽車加觀致汽車合計欠薪超7億元。一位接近寶能系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確認:“欠薪表完全可信,現在只會更多!”
鋰礦爭奪依然火熱,四川李家溝北鋰礦勘查權競拍首日升值已超663倍
8月國內碳酸鋰又進入了一波小幅下跌行情,但鋰礦的爭奪仍然火熱。8月9日10點,四川省金川縣李家溝北鋰礦勘查權競拍正式開始。該礦勘查權起售價為57萬元,截至當天晚間7點左右,最高報價為3.78億元,報價次數達669次,升值幅度達37810萬元,升值率為66333.33%。
室溫超導
韓國學會:尚未有任何結果證實“LK-99”超導性
韓國超導和低溫學會“LK-99”評估委員會稱,根據迄今為止發表的論文和視頻,無法確認“LK-99”是“常壓下的室溫超導體”。
海外宏觀
美國重要通脹預期指標接近9年高點,歐洲已創13年新高
美國5年/5年期遠期通脹掉期本周一度突破2.5%,接近去年創下的九年來峰值;歐元區的這一指標也達到了2.66%,為2010年以來最高的水平。這意味著,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歐美的通脹粘性可能非常大,想要把通脹拉回到2%的目標并不容易。
十年期美債標售需求意外強勁,海外買家獲配比創半年新高
本周三的380億美元十年期美國國債標售得標利率創七個月新高,其中海外間接購買者獲配比72.2%,創半年新高,遠超前次標售占比67.7%。
俄羅斯央行宣布年內暫停購買外匯,以提振盧布,盧布短線拉升
俄羅斯央行將從8月10日開始暫停購買外匯,直至2023年底,以提振盧布匯率。恢復俄羅斯國內市場外匯購買業務的決定將根據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做出。俄羅斯政府支出增加、能源收入下降以及俄羅斯人將資金存入外國賬戶,都令盧布承壓。
“農業通脹”正在迫近,亞洲大米價格飆升至近15年新高,多國暫停出口
全球供應不足引發市場對大米價格上漲的擔憂,可能加劇通脹壓力和增加進口成本,非洲等新興國家將受到最大影響,可能釀成大規模饑荒。
歐洲天然氣盤中飆升40%,創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最大
因為澳大利亞一些工廠可能發生罷工,令歐洲液化天然氣供應面臨的風險加大。歐洲基準天然氣期貨盤中暴漲40%,延續了前兩個交易日的漲勢。石油和煤炭價格也隨之走高。
海外公司
美國司法部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行動9月開庭,為40年來反壟斷第一大案,或決定谷歌是否被強制拆分
美國司法部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行動將在9月開庭,本案為1982年AT&T案后美國史上最大拆分案,庭審預計持續70天,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不僅會對谷歌的數字廣告業務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可能導致其被強制拆分。
減肥藥火爆,諾和諾德市值直逼LVMH,有望登頂歐洲
“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3期試驗結果公布,能降低心臟病、中風發作風險達20%,諾和諾德股價一夜暴漲17%,市值達4236億美元,直逼奢侈品巨頭LVMH?4420億美元市值。周三,諾和諾德哥本哈根股價收跌1.28%。分析稱,超過K藥成為下一代藥王,對于減肥神藥來說,只是時間問題。同樣受益于減肥藥,禮來也股價大漲,成為世界上首個市值過5000億美元的純藥企,A股醫藥股集體爆發。AI熱潮下,即將上市的ARM獲科技巨頭熱捧,亞馬遜尋求參投
據媒體稱,亞馬遜正與軟銀探討,計劃參與ARM 9月份的IPO,亞馬遜是ARM最大客戶之一。英特爾、英偉達等科技企業此前也被傳出有意參與ARM IPO。如果ARM的IPO最終達到預期,將成為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科技行業最大規模的IPO。
電動汽車制造商Proterra申請破產,分析稱美國新能源車初創公司破產潮恐怕要來了
新冠疫情期間,不少新能源車初創公司借助SPAC方式上市美股。但如今SPAC熱潮退去,已經有這類公司宣告破產,更多公司則已經經歷了股價“腳踝斬”,處于瀕臨破產的邊緣。
行業/概念
1、油價 |?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上周將自愿減產100萬桶/日的決定延長至9月底,并表示減產持續時間可能會進一步延長,力度也可能進一步加深。俄羅斯也表示,將在9月份減少石油出口30萬桶/日。另外,黑海地區的地緣緊張局勢也在繼續發酵。
點評:信達證券認為,無論是傳統油氣資源還是美國頁巖油,資本開支是限制原油生產的主要原因。考慮到全球原油長期資本開支不足,供給彈性將下降。而在新舊能源轉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長,全球或將持續多年面臨原油供需偏緊問題。2022年國際油價迎來上行拐點,中長期來看或持續維持中高位。未來3到5年,能源行業有望持續處于景氣向上周期。
2、大米 |?據商務部主辦的國際商報消息,7月20日為確保國內市場的“充足供應”,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宣布大米出口禁令。隨后阿聯酋、俄羅斯兩國也宣布限制大米出口,導致國際米價大幅走高。而在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今年以來高溫天氣頻繁,降雨也明顯減少,泰國政府建議農民減少水稻種植以節約用水,國際大米市場可能面臨進一步動蕩。
點評:中航證券認為,近期糧食種植板塊受到政策、地緣政治、氣候影響等三重消息面的催化,消息面變化或對種植技術應用和糧食供需行情預期帶來明顯影響,關注種植相關投資機會。
3、電子雷管 |?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組織全國民用爆炸物品標準化工作組,于近日開展了《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銷售企業安全管理規程》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已形成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截至日期為2023年10月15日。
點評:長江證券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礦采選非金屬礦采選、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展望下半年,伴隨宏觀經濟修復工業企業有望在年底前迎來補庫存行情疊加電子雷管占比上行,行業景氣有望延續。
4、智慧旅游 |?8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為推動5G在文化和旅游領域創新應用和協同發展,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聯合開展“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試點項目內容包括但不限于5G+智慧旅游服務、5G+智慧旅游管理、5G+智慧旅游營銷、5G+智慧旅游產品等主要方向。
點評:“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旨在通過征集并遴選一批利用5G網絡促進智慧旅游創新發展的優秀實踐和解決方案,培育一批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旅游業融合創新發展的典型應用,樹立一批示范帶動性強、可復制推廣的標桿項目,為全國范圍內推動“5G+智慧旅游”健康發展提供經驗,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
5、機床 |?據報道,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工業母機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對生產銷售先進工業母機主機、關鍵功能部件、數控系統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允許按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
點評:國家出臺該稅收優惠政策旨在鼓勵更多機床企業投入研發,同時鼓勵更多其它資本進入機床行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是指納稅人可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一定比例,抵減應納稅額,即減少企業應交增值稅額,幫助企業提高現金流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時通過設置門檻鼓勵工業母機產業鏈加大研發投入,有助于加速推進機床產業高端化,鼓勵優質企業持續創新,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6、機器人 |?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閉幕式舉行,為世界呈現了一場融合國際與民族、傳統與現代的超大型歌舞劇,并首次采用了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大型人形機器人。今年以來,AI大模型的爆發,為人形機器人帶來了關鍵的契機。AI大模型以及后續的多模態,可以從語音、視覺感知、決策、控制等多方面為機器人更好進行學習訓練和進化,極大推動研發進程。
點評:據高盛預測,在技術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況下,人形機器人2025-2035年銷量CAGR可達94%,2035年市場規模達1540億美元。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智能駕駛電動車后又一AI落地場景藍海,產業鏈各環節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機遇。全球科技巨頭(特斯拉/微軟/谷歌/三星)正快速加碼人形機器人,是對該賽道的空間的肯定,將會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落地。
今日要聞前瞻
美國7月CPI。
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芯國際、李寧公布財報。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OPEC公布月度原油市場報告。
9月2日最新線下課報名開啟:掘金醫藥行業新機遇——新技術、新賽道、新方向
課程主題:掘金醫藥行業新機遇——新技術、新賽道、新方向
課程時間:2023年9月2日 周六(全天)
地點:上海黃浦區(報名審核通過后,提前一周通知您具體地址)點擊查看課程提綱
本期大師課特邀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大健康研究中心總經理,醫藥首席分析師孫媛媛,帶來醫藥行業的復盤與展望。通過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兩大醫藥細分領域的專題性分析和深度解讀,幫助投資者挖掘醫藥行業的新技術、新賽道、新方向,把握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的新機遇。
孫媛媛,現任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大健康研究中心總經理,醫藥首席分析師。畢業于復旦大學醫學院碩士,具有10余年醫藥研究經驗。所在團隊2014-2022年多年上榜權威評選,曾6次獲得第一名,多次獲得IAMAC等其他權威評選第一名 。孫媛媛老師個人也曾獲天眼盈利預測最佳分析師,她擅長醫藥行業的深度研究和優質公司的前瞻挖掘。
在本次課程中,孫媛媛老師將重點分析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兩大細分賽道:
在創新藥專題中,她將首先探討創新藥的研究框架和方法,創新藥上市前和上市后需要重點關注哪些環節?創新藥的“出海”有何新進展?IO+ADC如何開啟腫瘤免疫新時代?國產創新藥又該聚焦哪些新賽道?
在創新器械專題中,她將幫助我們建立醫療器械行業研究框架,并重點分析創新器械領域的供需變化和結構升級,除此之外,集采政策對行業有何影響?又有哪些新方向潛力可期?
最后,她還將梳理AI醫療、AI制藥的發展現狀,并展望醫藥行業的下一個十年。無論你是醫藥行業投資者或者是普通人,相信這門課程都能帶給你啟發,歡迎你的加入!點擊加入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