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繼華:反腐風暴下,對藥企強化廉潔合規的九大建議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題:反腐風暴下,對藥企強化廉潔合規的九大建議

作者 丁繼華 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

丁繼華

醫藥領域反腐成為近期備受關注的熱點。根據媒體此前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159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日前,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召開,醫藥行業掀起了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反腐風暴。實際上,在2021年9月,最高檢、最高法等六部門就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將企業和個人包括在打擊受賄行賄的主體之中;2023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門發布關于調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部際聯席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的通知,這些舉措都在著力推進醫藥行業的治理。

醫藥購銷為何是腐敗風險高發的領域?首先,從藥品采購環節來看,醫院方處于主導地位,存在內控合規治理機制不健全;采購等重點領域管控不到位,決策不透明;重要崗位人員管控不到位,特別是對主要負責人監督制約不夠,比如有的醫院一把手權限很大、采購等有決定權的重要崗位缺乏監督制約等問題。其次,從藥品銷售環節來看,藥企銷售存在競爭壓力,合規經營意識不強,合規內控制度建設不健全,開展紙面的無效合規管理等現象存在。此外,還有行業原因。醫療行業專業性強,信息不透明,行業不合規文化與潛規則盛行,導致合規的企業“吃虧”。

醫藥企業面臨哪些廉潔合規風險的挑戰?首先是企業內部的腐敗,包括內部員工財務報銷不合規、欺詐、貪腐、利益沖突等問題;其次是商業賄賂,醫藥企業商業賄賂比較突出、手段隱蔽,存在系統性的腐敗以及缺乏內部監督機制等問題;再次是不公平競爭,比如招投標環節存在串通、圍標等不合規行為。

藥企腐敗給經濟社會帶來哪些危害?一是導致潛規則不斷滋生,擾亂行業的市場經濟秩序。二是導致不合規行為盛行,影響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三是導致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影響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四是導致企業出現系統性風險,影響企業穩定和持續發展,特別是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五是導致“劣藥驅逐良藥”,影響患者獲得最佳藥品的治療。

反腐風暴下,對藥企強化廉潔合規有哪些建議?在醫療領域強化反腐的背景下,藥企應該加強合規管理,因為合規管理不是運動式執法,而是對經營中出現的廉潔合規風險進行日常可控的管理活動,是應對外部合規監管、防范化解合規風險的有效手段。對于加快藥企廉潔合規建設,應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把握強化企業合規的大趨勢,順勢強化企業合規。二是認識從“要我合規”到“我要合規”轉變,加快思想觀念轉變。三是開展企業合規內控體系建設,強化企業合規治理。四是企業一把手親自推進和部署,奠定合規高層基調。五是加強高風險環節的合規審查,管控廉潔合規風險。六是開展全體員工廉潔合規培訓,提升合規經營意識。七是建立企業內部咨詢舉報熱線,及時開展問題補救。八是不做形式上的紙面合規管理,關注管控的有效性。九是培育以患者為中心的誠信合規文化,形成合規軟競爭力。(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