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截胡!時隔近半個世紀后:俄羅斯將重返月球

財聯社8月11日訊(編輯 瀟湘)俄羅斯周五發射了其近半個世紀來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球-25”號(Luna-25),并有望成為首個抵達月球南極的國家。對于迫切希望證明自己仍擁有與世界大國地位相稱的技術能力的俄羅斯政府而言,這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時刻。

據俄羅斯當地媒體報道,搭載“月球-25”號探測器的聯盟-2.1b運載火箭,于莫斯科時間8月11日2時10分57秒(北京時間7時10分57秒),從俄羅斯阿穆爾州東方航天發射場升空。


【資料圖】

俄羅斯官方已經公布了整個發射過程的視頻,以及探測器的飛行演示,目前整體一切正常。

俄羅斯太空事務負責人Yuri Borisov周五最新表示,“月球-25”號預計將于8月21日在月球著陸。俄羅斯航天局此前將8月23日定為著陸日期。

“現在,我們將等待21日。我希望能在月球上實現高度精確的軟著陸,”Borisov對東方航天發射場的工作人員表示。

“月球-25”號大約有一輛小型汽車的大小,重量為1.8噸,配備一個機械手,可以在最深30厘米處進行月球土壤采樣。它的目標是在月球南極上運行一整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航天機構的科學家,近年來在該地區的陰影環形山中發現了水冰的痕跡。

對俄羅斯意義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是前蘇聯自動星際探測器“月球”系列的延續,并開啟了俄羅斯自身的月球計劃。

前蘇聯上一次向月球發射探測器是在近50年前的1976年,當時,“月球-24”探測器實現軟著陸,采集了月球土壤樣本并成功帶回地球。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1969年因成為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而聞名,但蘇聯1959年的“月球2號”任務是第一個到達月球表面的航天器,1966年的“月球9號”任務則是第一個在月球上軟著陸的航天器。

此次發射也正值多國掀起擴大太空足跡的新一輪浪潮之際。頗為有趣的是,印度早在7月14日就發射的月船三號探測器目前也正在奔向月球,預計在8月23日著陸。雖然俄羅斯的探測器發射時間晚了一個月,但卻將提前兩天抵達月球。

兩國似乎都有意搶奪人類歷史第一次登陸月球南極的榮譽。目前來看,除非俄羅斯的探測器著陸失敗,否則晚兩天抵達的印度月船三號就將丟失這一光環。

對于俄羅斯以及該國總統普京來說,“月球-25”號登月任務或許也意義重大。俄羅斯自俄烏沖突發布以來遭遇了多項西方制裁措施,導致俄羅斯與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大部分合作陷入停頓,諸多任務的執行遇阻,并促使俄羅斯與中國在技術研發和共享方面走得更近。

據悉,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曾計劃將其Pilot-D導航攝像頭安裝在“月球-25”號上,以測試該攝像頭的性能,但在俄烏沖突爆發后,該機構切斷了與該項目的聯系。

“俄羅斯的登月愿景與許多不同的事情交織在了一起。我認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這是俄羅斯國家實力在全球舞臺上的展現,”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Asif Siddiqi表示。

除了提高俄羅斯的聲望之外,首次在極地著陸也會是極具價值的一步,可讓科學家進一步了解那里是否有足夠的冰,可以提供燃料、氧氣和飲用水,支持未來可能的人類拓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