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攪翻農作物市場 食品供應鏈也難安定
(相關資料圖)
對于農作物市場來說,本周異常艱難。俄羅斯暫停參與烏克蘭谷物出口協議導致小麥價格飆升,隨后態度又突然逆轉,導致價格回落。
今年7月,俄羅斯、烏克蘭就恢復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分別與聯合國和土耳其簽署協議。協議有效期為120天,將于11月19日到期。如果沒有任何一方反對,協議可自動延長。10月29日,俄羅斯指責烏克蘭在英國海軍人員的指導下,動用無人機在黑海港口塞瓦斯托波爾對俄黑海艦隊船只和民用船只實施“恐怖襲擊”。鑒于此,俄宣布暫停執行協議。但在幾天前暫停履行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之后,俄羅斯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于當地時間11月2日宣布將恢復執行協議。
即使俄羅斯政府態度大轉彎,仍有很多問題值得擔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表示,波動性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正在影響整個食品供應鏈,從消費者一直到農民。
OCED貿易和農業主管Marion Jansen表示,不確定性和價格的波動使企業更難制定采購計劃,同時也加劇了庫存的增加,導致更多食品流出市場。世界各地都感受到了這些壓力。
需求的不可預測性對農民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當他們受到化肥和燃料等投入成本高的打擊時,這使他們難以計劃種植。對于受生活成本危機影響的家庭來說,食品價格的任何上漲都意味著可能會有更多人挨餓。Jansen 稱:“不確定性是巨大的。現在討論糧食安全時不可能不觸及烏克蘭這個話題?!?/p>
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糧食協議將于11月19日到期,而俄羅斯已暗示將單獨討論續約問題,因此農作物市場的價格可能會出現更多波動。OECD本周召集了45多名農業部長和政府代表參加會議,以應對農業面臨的“三重挑戰”——確保糧食供應、解決環境可持續性問題以及保護供應鏈中的生計。
關鍵詞: 智通財經網